close
Peggy:喝喜酒,香港是不是會簡稱為”去飲”,這樣?
Jacky:對, 就是"去飲".
既然講開去飲, 那可以讓我寫一篇關於台灣去飲的習慣嗎?
"台灣通訊"很久沒update唷....
那我先問囉~
香港去婚宴送的禮, 叫"人情", 一般是五百元, 那台灣叫什麼? 價位是? 去吃辦桌跟去飯店有不同的價位嗎?
Peggy: 還是叫紅包(冇D新意)
價位嘛,不一定。看交情,普通交情,現在大概都是台幣2200~2600。
交情好一點的大概就3000起跳了,也有6000的,如果是很重要的親戚(像親舅舅,親姑媽包給姪子/女的)就是上萬的了。
以上是一般老百姓啦。
吃飯店和辦桌的紅包都一樣啦~主要都是看交情。
台灣只要是紅包皆不可以包單數,香港是不是呢?
Jacky:那算起來比香港多呢~
而且是算交情的, 我去當伴郎也只送"公價人情", 不會多呢.
啊, 在台灣, 如果當伴郎或是送嫁姐妹的, 要送紅包嗎?
紅事當然是雙數, 以前還流行用銀行本票, 完全不明白多花手續費的意義!
香港在真正吃東西前, 來賓都忙著打麻將, 那台灣人會做什麼嗎?
Peggy:當伴郎/娘 ,都可以收到新人給的紅包。
還有幫忙開車的人,和放砲的人都可以。看起來這個台灣香港都差不多吧~
是啊,看港劇可以知道你們開席前會先打麻將,好像還會先吃麵?
台灣就是狂聊天,比身價,晒命等等而已,很無聊。
以前台灣人(特別是南部)不喜歡準時出席的,如果帖上印的是18:30,那多半19:00才會入席,現在準時許多。
香港的喜宴從來都是在餐廳辦嗎?辦桌真的是台灣獨有的文化嗎?
Jacky:但伴郎/娘收到的紅包, 遠遠不及送出去的人情啊~ 哈哈~
吃麵是這樣的. 打麻將嘛, 最早下午四, 五點開始, 一直打到八, 九點才開席,
當然會餓, 餓就叫麵吃, 通常要蟹肉伊麵, 不便宜啊, 都算在主人家的帳上,
就感覺有賺到了, 呵呵~
很久以前, 香港也有類似辦桌的, 叫"到會".
不過香港很少那種一大塊空地可用, 比較多在室內或天台吃.
現在主要在飯店, 有氣派嘛, 也有在酒樓的, 相對便宜一點.
第一道菜通常是"乳豬全體", 出現前燈光轉暗, 乳豬排隊出來, 眼睛換成紅燈泡, 一閃一閃的, 好像飛機隊出巡~
也有全西式的, 在花園行禮, 然後吃自助餐.
除了成長史影片和電話抽獎外, 台灣還流行玩什麼?
香港新人會只小禮物回禮, 比如說, 小香皂, 心形匙扣, 杯等等, 台灣呢?
Peggy:聽起來在香港參加喜宴好像很累啊,從下午四五點到晚上十點多(應該吃完都十點了吧)
要是我,會花轟(發瘋)。
你們的第一道菜乳豬全體想像起來挺恐怖壯觀的,好像乳豬索命........哈哈~不過如果在喜宴時吃到乳豬,我會很開心。
香港果然很西化,在台灣很少有自助式的(我沒遇過),上次在新聞看到有對新人辦了自助喜宴,覺得很驚奇。(為什麼上新聞呢?因為飯店供應不足,賓客吃不飽。新人覺得面子掃地,心靈受創,告上法院,得到三十多萬賠償)
其實早期台灣辦桌也不是在一大片空地搭棚的哦,就是在大馬路上搭棚子,吃起來。
以前很奇怪,大家好像比較可以互相體諒耶,現在就比較少了。大部份都是在社區的活動中心租借場地。
我小時候吃辦桌時,台灣好像流行請脫衣舞,不過不會露點啦~就有點像海角七號裡的那樣。
現在,就是卡拉OK,台灣人很喜歡唱歌,表演慾很強,尤其中老年人啊~
上次我媽有收到玫瑰花型小香皂,聽過收到大鑽石型鑰匙扣。
咦~好像大同小異啊~
新人送客的時候會站在門口提供喜糖和菸,你們也是嗎?
Jacky:不止十點喇, 差不多十一點, 所以有些人未吃完就走~ 真的很累人耶~
不過如果不打麻將的, 可以八, 九點才到.
沒有耶, 送客只會排一行, 跟客人握手道別: "招呼唔到~ 多謝晒~" 沒有送什麼的!
反而以前迎客時在接待處有香煙供客人吸用, 現在很少 (因為室內不能吸)
新人會切很假的大蛋糕, 也有西餅供應, 我想是免避客人叫蟹肉伊麵吧, 哈哈~
女家派喜帖時, 會付一張餅卡供客人去換西餅(一打), 稱為"嫁女餅", 台灣也這樣嗎?
喜糖是特別供婚宴用的, 還是一般在超商賣的?
過去吃辦桌一開始會把螺肉空罐頭放桌上以示貨真價實, 現在還一樣嗎?
Peggy:哈~蟹肉伊麵真有那麼貴啊?很好吃嗎?
什麼叫作很假的大蛋糕?蛋糕還有假的?
女方家會直接派餅,如果在台灣送餅卡,客人可能會抓狂,因為台灣人很怕麻煩!
喜餅不一定是西式的,也有中式餅。
喜糖的話應該是主家特別去糖果專賣店買的吧,不是通常在大賣場看到的糖果。我最近吃到的是朱古力。
螺肉空罐已經許久不見,我真是懷念~
對了,無論飯店或辦桌,第一道冷盤一定有鳥魚子耶~(這是一定要的啦)
Jacky:其實我真的沒有吃過耶~ 可能因為我不會早去打麻將的關係吧.
除了蟹肉, 還會叫蝦球伊麵, 因為都用鮮品, 一定貴~
至於很假的大蛋糕, 你有沒有看過那種圓形, 好幾層白色大蛋糕? 新人會切一切, 來拍照, 之後呢? 那麼一個大蛋糕, 去哪? 不是假的是什麼?
乳豬之後, 會有鮑片, 燒雞, 蒸魚 (現在的養魚很難吃!), 上魚翅時, 新人和主家會逐檯去敬酒, 這個時候就出現鬥酒或是迫新人喝的場面, 事先有安排兄弟去擋, 也有把酒偷換成茶的習慣, 避免喝掛. (新郎身邊除了伴郎之外, 其他兄弟在台灣叫什麼? 香港叫戥穿石.)
最後就上炒飯炒麵, 水果, 美點雙輝(甜品, 通常是紅豆沙, 合桃酥之類), 也是打包拿回家的機會 (又有賺唷~)
烏魚子是什麼味度的? 看上去很硬耶. 之後有什麼菜?
Peggy:戥穿石...是什麼意思?
台灣只有伴郎啊~
台灣也是主人家在台上集體敬酒之後,又逐檯敬酒的,都一樣啊~
之後上的菜不一定耶~通常一定有魚翅羹,佛跳牆,蒸石斑,鮮蟹米糕啊這些的。不會出現炒飯炒麵。共八道菜,一水果,一甜品。甜品夏天多為冰品,冬天不一定。
鳥魚子什麼味道啊...就是烏魚子的味道...哈哈...先形容口感好了,料理得當的烏魚子是外酥內溏心口感,鹹鮮香,搭蒜和菜頭(白蘿蔔)一起吃是絕配,下酒菜來的。
台灣的婆婆媽媽通常第三道菜開始,若果沒人吃完就會有人打包,以前覺得挺不好意思,現在倒是搭上了環保潮。
對了,去飲,台灣話叫"呷桌",就是吃桌子,哈哈~
Jacky:戥穿石, 有人說出自戥豬石. 古代運豬, 一條竹竿, 一邊放豬, 另一邊放石平衡, 豬賣了, 石就沒用, 可丟. 比喻這幫新郎身邊的兄弟是做陪襯, 完事就散. (其實為什麼不能一邊放一隻豬呢......)
婚後第三天要回娘家, 習慣要帶一隻燒豬做禮, 稱為"三朝回門". 不過現代人通常接過新娘到男家後就回去娘家當做了, 意思意思. 台灣也有嗎?
(其實那隻豬有"確認"新娘是處女的意思, 所以女子失身會說成 "畀人食左隻豬", 當然現在沒有人管這個, 習俗還是照做而已~)
說回婚前一晚, 會有"上頭"的儀式, 就是電視劇裡看到的, 一邊梳頭, 一邊唸: "一梳梳到尾, 二梳白髮齊眉, 三梳兒孫滿地......", 台灣也這樣嗎?
Peggy:台灣的新娘是第二天就回門的,我不知道要帶什麼當回門禮(因為沒有親近的姊妹結婚)。
純台式的是沒有上頭儀式的,但台灣還有其他族群,我不是太瞭解呢~
哎呀~超越"去飲"範圍了啦~哈哈!
Jacky:哈哈~還有一點可以補充.
喜帖, 會稱為"紅色炸彈", 收到喜帖, 稱為"被炸".
因為去飲, 要格外花費 (尤其不太熟的, 不值嘛)
所以對不是很熟的朋友, 比較會做人的會先問要不要來, 不來就不發帖, 這樣才不會給人暗罵.
台灣有這樣做的嗎?
Peggy:也會的,如果真的很不熟,台灣人會口頭邀請,然後說:不好意思發帖給你耶~
如果對方有意願,就會請主人家給帖子。
台灣也稱喜帖為紅色炸彈^^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