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家裡大裝修,搬到天水圍小住兩個月。

 

朋友問居住在天水圍好嗎?

 

「如果不用出市區上班返學的話,是不錯的。」

 

從居住地點向北走十分鐘到濕地公園,向南走到嘉湖銀座也只需十多分鐘。

 

主要的設施都可用走的去到,單車也屬佳選。

 

還有環繞一圈的輕鐵,站多,靈活。

 

小鎮格局。

 

「如果把整個區,像玩Sim City一樣搬到荃灣或藍田,整件事就不同了。」

 

錯就在錯在西北一隅。

 

去荃灣其實很快,用西鐵,十五分鐘,問題是搭四個站要$11.3(兩鐵合拼前),來回要$22.6,記著,是荃灣,不是旺角,不是尖沙咀。

 

沙田大埔粉嶺上水之後,政府似乎放棄了當區居住就業自給自足的美好的一廂情願,天水圍一開始就沒有「工業區」、「商業區」,只有「住宅區」,這個「區」是用來住的,工作,請到區外。

 

先天不足,肯搬來住(公屋)的,不少是新移民或付不起市區租金的低下階層。競爭力弱,跨區,負擔。

 

這是實情。

 

但悲情嗎?

 

曾在天耀邨內一小學教班,接觸的學生,很活潑,很開朗,很上進,有的英文很好,一點也不悲情。

 

一個人四處蕩,街道整齊清潔,商場人流不少,圖書館自修室莘莘學子,濕地公園天空又大又藍(雖然背後就是高樓大廈。香港特色),一點也不悲情。

 

需要幫助的,可以得到幫助。有悲情的元素,不一定以悲情作結,事情並不一面倒。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天水圍
    全站熱搜

    Jacky 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