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台灣古早味:尋訪真實老味道   

若只用機器快速分離出生豆漿汁的話,分離出的豆渣必定很乾燥,而且豆漿汁絕對沒有香味,現代人凡事貪快,有時站在賣豆花的攤子旁邊,會發現掀起蓋子的剎那間聞不到濃郁的豆香味,不要說豆花,就連豆漿店的豆漿都不再具有早年的香氣,那一定是機器代勞的產品。  p.40

他的豆花是在豆子磨好之後就放到白色大布袋裡,慢慢搓揉洗出生豆漿汁,完全遵循古法製作,才能逼出豆香。
傳統豆花的好,就是費工費時慢慢手工搓揉出生的豆漿汁,因為豆子在不斷磨擦中會輕微發酵,產生濃厚的豆香味,逼出好味道,捨了這道手續,什麼都甭提。  p.41

老闆採用的就是阿里山栽種的愛玉子,他說挑撰愛玉子不能光看外表大顆就以為好的,要仔細看愛玉子外表的花蕊是單層還是雙層,雙層花蕊比單層花蕊的品質好,花蕊愈有層次的越上等,用這種材料做出來的品質保證沒話說。  p.52

阿菊姨也笑著說煮粉圓的那一鍋濁水也是很有用的,在以前那個年代,這鍋水不能白白倒掉,因為左鄰左舍都會拿著鍋子上前來分享這鍋濁水,而賣粉圓的攤販也樂得與大家分享,這鍋濁水要拿來做什麼用?答案是,因為那個年代窮,這一鍋水溶了好多地瓜粉的粉粒在裡頭,喝了也能有飽足感,不過人們為了愛面子,通常會說,「這鍋水才是真正粉圓的精髓,所有營養都在這裡了。」  p.61

我請教施老闆為何有的板煎嗲會濕濕黏黏的,不似他的清爽好吃,施老闆很大方公開他的祕訣說,從父親傳授功夫給他時就再三叮嚀,煎板煎嗲不可圖快,只能用文火煎,慢慢地煎,這樣麵皮才能全部發酵完成,即使灑了花生粉,也要注意到餅面上要熟到不起泡時才算好,時間是整鍋成功與否的關鍵,沒拿捏好,煎餅就會一一呈現出敗筆,一鍋要完全煎好至少要等上四分鐘。  p.83

在台南,婦女補身則會吃「白糖香餅」或「黑糖香餅」,若你問我「白糖香餅」或「黑糖香餅」和「麻油煎糯米糖」有何差別,我認為台南的「白糖香餅」或「黑糖香餅」是餅舖做出來的,雖然價格不高,卻還得花錢去買,而「麻油煎糯米糖」則是農村利用家裡的糯米磨成,但同樣都是用麻油去煎,差別是「麻油煎糯米糖」少了一顆雞蛋而已;共同點則是,婦女們相信吃這種東西對坐月子都有進補功能,畢竟懷孕十個月很辛苦,生小孩過程也很耗元氣,至於療效如何,吃過的婦女應該都會知道吧。  p.90

原來是以前生活窮困,在煎的時候,頂多加一點點油滋潤一下鍋子就夠了,油放得少,小火慢煎出來的紅麵龜自然較酥脆,但是現在生活較富裕,大家用多少油都不會在乎,猛加油之後,用麵粉做的麵龜自然會不斷的吸入油脂,造成油膩膩的結果,因此只要油放得少,味道自然會還原。  p.205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古早味
    全站熱搜

    Jacky 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