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鄺穎萱
  • 最近邀約漫書家李志清出席《讀書好》電視節目作嘉賓,他是個有豐富創作經驗的漫畫家,作品《孫子兵法》曾獲日本首相頒予優秀作品賞。我們談到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就是本地創意教育的前景。大家都經常聽到一種說法,創意就是要天馬行空,打破框框。李志清強調基本技巧的訓練十分重要,我是認同他的看法
 
九龍皇帝宣示公共空間--鍾燕齊訪問
  • 香港人應該很清楚自己有甚麼權利,而財叔是最早的先鋒去行使公共空間。甚麼才算是違法泥?刑事毁壞才算犯法,塗鴉一般是不犯法的,我經常塗鴉,也多次上差館,但都沒有犯法,因為所有都是可以抹掉的……財叔很醒目,他的潛意識知道政府擁有的就公共空間,而灰色就代表政府,所以他會在燈柱、電燈箱、橋底、護土牆等等地方寫字
  • 他們根本不知道是甚麼一回事,香港的官員沒有一個是讀藝術的,沒有一個認識藝術,我和他們談過很多次,他們都是以官腔回答……不過我同情他們,我會形容所有香港官員都是傘兵,飛機飛到哪裡就要降落。他們的職責都不是他們的專業,一個銀行家可能去做康文署,而且在任不會超過三年……政府最好別碰了,政府的框架做不到藝術,他們的框架只為方便管理,但有創意的人不能活在框架中。
 
為學無所不窺--小寶專訪
  • 我做讀書節目時,有一期節目好幾個談話點我覺得比較滿意,而這幾個談話點也不涉及任何敏感問題,但剪輯成片後,我滿意的內容都沒了。這個片子的剪輯沒有其他人插手,就是一個小編導幹的。那個小編導是個本分的女孩子。我找她談話,問她怎麼回事。那個女孩說,她在大學裡學習的時候,老師告訴她,剪片子時,凡是感覺「不妥當」,可剪可不剪的內容,一律剪掉。大陸文化現在碰到的問題,基本上都是這樣的低級問題。
arrow
arrow

    Jacky 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