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體不滿足
乙武洋匡 著
 
太奸詐了
「可是乙武是坐輪椅。上次他媽媽說『這次的遠足乙武不去』,你們覺得呢?
「太奸詐了!」
大家回了一句出乎意料的話。令高木老師也難掩驚訝。
「那座山那麼難爬,乙武一個人請假太奸詐了。」
其他的人也紛紛表示:「對呀!對呀!」
我去爬山,辛苦的是這些同學。普通人爬上去就已經夠吃力了,現在大家卻得推著輪椅一起上去。
然而,從大家口中說出的卻是「乙武一個人請假太奸詐了」。對他們來說,身為班上一分子的我,不參加活動似乎是不可理解之事。於是,我也決定向弘法山挑戰。
 
難以抉擇
這時,一個朋友這麼對我說:「乙武,你的理想太高了。才十八歲左右就已決定『我想做什麼』的人,其實並不多。為了將來的夢想,為了學習自己想學的東西去上大學,這當然是最理想的,不過為了找出自己想做什麼而去唸大學,應該也不壞吧
 
轉機
我上了小學高年級後,從小照顧我的醫生,曾經跟我媽說過下面這段話:
「一般有這種殘疾的小孩,到了四五歲,就會察覺自己和別人的差異,開始問『為什麼我沒有手腳?』這種問題,可是小洋一直沒有發生這種情形。
……的確,我從未問過這種問題,也沒有抱持過這種疑問。我一直是以一個「人」而非「殘障者」的身分活著
 
甘迺迪留下的東西
……當時社會上正在謳歌「打倒美帝主義」,甘迺迪演講完畢,一走出大隈講堂,就被學生包圍,異口同聲的對他喊著「滾回去,滾回去」。站在遠處旁觀的小安井,本來以為「這下子可要出事了」,沒想到卻看到一幕難以置信的光景。「我會唱一首日本歌。」甘迺迪說著就拿起麥克風,開始唱起早稻田大學的校歌「城都西北」。這時,很不可思議的,剛剛還在叫罵的學生們,居然跟著他一起唱起「城都西北」
 
「習慣」最重要
小孩子對於殘障者還沒有隔閡感,像我去演講時,小朋友看到我的樣子,響起一陣驚嘆聲後,立刻就變得鴉雀無聲,瞪大了眼睛好驚訝。可是當我做完三十分鐘的演講,跟他們一起吃營養午餐、玩簡單的遊戲,逐漸打成一片後,他們開始「乙武哥哥,乙武哥哥」地黏著我,等我要走時,還一直叫我「下次再來」。
孩子們對我奇怪的樣子起初有戒心,一旦知道我是個「普通的大哥哥」,就撤去心中的藩籬。就這點而言,孩子們的心非常柔軟。擅自畫分「殘障者」和「正常人」的是大人,在孩子們的世界裡「什麼都不分彼此」
 
(Jacky W: 多年前就知道這本書, "不平凡的人生" 對當時的我, 沒有很大的吸引力. 今天有什麼不同嗎? 也沒有, 只是聽說, 有會考狀元因讀了而發奮圖強, 就見識一下. 他的超越, 來自不把殘障看成障礙, 想去做就做, 道理就這麼簡單, 當然, 知易行難, 所以不凡只是少數.)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五體不滿足
    全站熱搜

    Jacky 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