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歡樂滿東華」應是歷史最悠久的電視籌款節目,印像最深,有祥哥的「萬惡淫為首」、發哥的滋陰蛙式、沙甸魚迫入車……


「好消息、好消息、又有好消息,亞乜生乜太捐幾多幾多萬,要唱支歌,跳隻舞……」


燊哥金口一開「月光代表我的心」,全球全年只有這日夠膽播,未唱完,奪門而出避一避。


有善心,出錢出力,不用等到今天,今天只是一台show,敲鑼打鼓,勞師動眾,總有人樂此不疲。


古有「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今天就是「富貴不上東華,如錦衣夜行」。移交支票如呆佬拜壽,還要「陪同」,陪同交收假大空紙板支票。


低調捐助,出了力不宣揚,是福氣表現。因為無需沽名釣譽,知足常樂,內心一定澄清明晰、無晦無垢,每天每時每刻都是喜樂之人。


今天(128日)明報A25版跟進一星期前關於83歲李芸生婆婆的報導。李婆婆年青時代習畫於「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即現今的「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曾是著名畫家徐悲鴻的學生。原以畫為生,卻遭遇文化大革命,難展所長,後移居香港,失落於文化沙漠,現孑然一身,不良於行,健康日差,希望有心人收購畫作,讓其醫治雙手,再執畫筆。


見報後,多名熱心人士伸出援手。其中有位林小姐,「已離婚,獨力照顧一名自閉症幼子」,第一次探望李婆婆,就暗地留下了$5000


其實,「善」,真的可以很簡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cky 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