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的筆進補
董橋
 
〔「是對是錯,吾愛吾國」〕
英國人是辯論辯大的,邏輯分明,死裡可以翻生,加上天氣陰冷,性情孤獨,善於在爐邊的故紙堆中尋求慰藉,天增歲月人增詩書,下筆氣勢自然高華。
 
〔給自己的筆進補〕
白話文要寫得活潑而有風致,多讀詞比讀詩管用,多讀曲又比讀詞濟事。
 
詞彙不夠,文章貧血;句法笨拙,陰陽不調。中國已故語言學家羅莘田於是說:「嘗欲恢宏詞彙,約有四途:蒐集各行各業之慣語,一也;容納方言中之新詞,二也;吸收外來語之借字,三也;董理話本語錄戲曲小說中之恆言,四也。四術雖殊,歸趨則一。」
 
〔別再妨礙創作了〕
那時說四川口音的普通話最時髦,會說,自然有官家子弟的派頭。那也許是抗戰時期陪都重慶傳過來的遺韻。我有幾個台灣籍的同學都會說,女的說起來嗲得很,一下子華貴得像白先勇小說裡的官太太和闊小姐
 
這些中國領導人完全靠那一口帶著鄉音的普通話樹立權威,他們真說一口京片子,江山可能早斷送掉了
 
中國大江南北各省方言都有個性。方言懂得越多,語言一定鮮活。我一向贊成中國的書面語要不斷吸收各省方言的精華。
 
〔是練習曲,沒別的〕
我實在非常悔恨當年寫的那些少作,越早年的越可怕。人很難跟過去的自己劃清界線,這是憾事
 
〔和尚頭頂不燙香疤〕
最近才在報上看到一段趣聞,說和尚頭頂上燙十二個香疤,唐朝宋朝期間出家人受戒並沒有這樣的規矩,那是元朝統治階級為了防止漢族人民偽裝僧尼進行反抗活動才想出來的辨別真偽辦法
 
弘一法師到豐子愷家去,豐子愷請法師坐在藤椅上,法師總是先把椅子輕輕搖一搖,然後慢慢坐下去。豐子愷問法師為什麼這樣做,法師說:「這格子裡頭,兩根藤之間也許有小虫子伏著,突然坐下去,會把牠們壓死,所以先搖動一下,慢慢坐下去,好讓牠們避開。」
 
〔尊敬通曉中文的外國人〕
有一位長得很俏麗的英國小姐用功學了好幾年中文,會說國語,會用國語談戀愛,會看中國小說,了不起得很,只聽到她偶然一次會錯文義說溜了嘴,愛吃「雞胸肉」說成愛吃「雞乳房」(chicken breast)。
 
〔教育不是革命戰鬥〕
趣者,學習語文之激素也。為了應付將來商業上的競爭,中學生拚命朗誦一份上市公司狗屁不通的中文年報,那是笨蛋
 
中文英文真正好的人,常常會發現有些意念或構想中文難以表達,英文一說即懂,或者英文千言萬語,中文順手拈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cky 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